考研难度“计算”方法,赶紧来看!

2019/8/19 16:04:37 来源: 网络
分享:

  考研和考大学一样吗?我能考上吗?这是不少考研人都会纠结的问题。考研的难度其实可以用这个公式来说明:考研难度≈报考难度+备考难度,当然还有一些外部的影响因素。一起和海天考研网来计算下考研的难度吧。

  考研难度≈报考难度+备考难度

  报考难度大致可以看这三个数据:①招生人数 ②报考人数 ③复试分数线(还有专业课难度、推免人数、复试比例……)

  备考难度可以从这三个方面来看:①跨考力度 ②自身基础 ③偏科程度(还有备考时间、备考地点、备考心态……)

  报考难度

  1、招生人数

  这个数据是关键,一般在目标院校的招生简章上都可以找到,大家一定要随时关注,尤其是实际招生人数。建议大家到目标院校官网上搜一下近几年的拟录取名单,数一下实际录取多少人,记得区分全日制和非全。

  招生名额多,考上的几率就会大,复试的难度就会较小。看一下连续几年的数据,得出平均值,做到心里有数。

  2、报考人数

  从报考人数上可以看出这所学校的报考热度,知道需要从多少个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,这对于考研院校的选择至关重要。部分院校的官网上可以找到这一信息,如果没有的话,可以去贴吧论坛知乎上询问下已经考上的学长学姐。

  一些热门的211/985学校,经常会出现报考扎堆的情况,报考人数多,势必会导致难度加大,大家选择这类院校时一定要谨慎。

  3、复试分数线

  复试线是很直观的数据,一般来说,复试线越高,考研难度越大。越好的学校的热门专业分数就会越高,专业排名越靠前的学校分数线也会越高。

  这里要强调的是:要清楚校线和院线的区别。有的学校会有多个学院开设同一个专业,各个学院的院线可能不一样。学校给出的复试线一般是各个学院的最低院线。所以,查找复试线的时候不要混淆校线和院线的区别。

  备考难度

  1、跨专业考研力度

  “跨专业考研一时爽,一直跨专业一直爽 ”,选择跨专业考研的大有人在,跨专业考研也分一跨二跨三跨,最惨也最有勇气的就是三跨了。

  如果对跨专业考研专业没有一定的了解,或是感兴趣,就要慎重选择了,可别头脑发热随大流。

  跨专业考研在收集信息上会有局限,压力也会大,在专业课上需要耗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,这些在考之前都要搞清楚。

  2、自身基础

  对于考研备考来说,虽说主要看后天努力,其实自身的基础也很重要。如果基础薄弱的话,光前期打基础就用了不少的时间,后期很容易动力不足,追不上大家的进度。

  所以说,基础薄弱是不容忽视的问题,尤其是考数学的同学,基础不好很容易后期错误率不降反升,相当打击自信心。

  3、偏科程度

  有些同学可能会存在很严重的偏科现象,比如说不擅长英语和数学,为了保证单科通过国家线,要把用于专业课复习的时间挪到弱势科目上,很容易顾此失彼,尤其是数学这一特别耗费时间的科目。

  所以要不要选择考数学的专业一定要慎重选择。

  2025考研人数达388w,考研热度依旧火热!如何备战2026考研?哪个考研专业适合自己?在职考生如何备考?考研知识点繁多,择校困难大,和海天考研咨询老师聊一聊。网课面授多项选,专业辅导1对1全年集训随时学!

中间广告图.jpg

活动专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