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十八届三中全会解读:中国改革仍存自相矛盾之处

    中国对国有经济的继续支持,很难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良性共存。国际研究咨询机构认为,中国的决策者期望这两者可以兼顾,但只要国企仍然保有特权地位,市场仍将是扭曲的。

    网络2013-11-14

  • 十八届三中全会解读:突出市场作用实际是约束权力

   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部署,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、财新传媒首席经济学家黄益平11月13日就公报内容表示,作为纲领性文件,三中全会公报没有太出乎意料的地方,“市场化改革的方向是明确的”。

    网络2013-11-14

  • 十八届三中全会解读:全会公报关键词

    11月12日,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在北京闭幕,并发表了长达5100余字的《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》。此次全会审议通过《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》,决定中央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;同时,设立国家安全委员会。

    网络2013-11-14

  • 十八届三中全会解读:改革领导小组有利于落实协调

   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提出设立深化改革领导小组,引发了各界的广泛讨论。接近决策层的分析人士认为,该小组较以往的体改委和曾经设想过的改革委更具权威性,并可能由最高层直接兼任组长,以利于推进改革,并突破利益束缚。

    网络2013-11-14

  • 十八届三中全会解读:提升国家治理 走出维稳体制

    11月12日闭幕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发表《公报》指出,“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,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”。同时,《公报》在社会建设部分,明确提出将成立“国家安全委员会”。这些表述引起国内外高度关注。

    网络2013-11-14

  • 十八届三中全会解读:划定“生态红线”首次明确提出

   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12日下午在京闭幕。为期4天的全会听取讨论了习近平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,审议通过《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》。

    网络2013-11-14

活动专题